图书馆学专业:践行文化传承发展使命 探求公共文化服务之道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新时代的图书馆学专业,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家文化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文化数字化需求,胜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古籍整理与保护、全民阅读推广、智慧图书馆等领域专业工作的行业英才和学术精英。

1专业简介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在中国已经有百余年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历史。pg麻将胡了试玩-麻将胡了技巧-pg麻将胡了2 图书馆学专业发轫于1980年,开创华南地区图书馆学教育之始,是我国4个最早开展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图书馆学专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拥有“本-硕-博”完整教育层次、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全面学位类型、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培养单位。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立足广东,辐射大湾区,面向全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内外拥有卓越的声誉和影响力。图书馆学专业已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获得CILIP国际认证,是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全球顶级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的成员单位。

image 37

图1 图书馆学专业发展介绍

2专业优势

2.1优越师资

pg麻将胡了试玩 目前拥有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30余人,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7名,近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基金70余项,涵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组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图书馆学专业拥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7人在本领域国际权威专业组织IFLA担任学术职务。本专业师资队伍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多元学科背景、前沿研究理念、深厚家国情怀和国际学术视野。

2.2卓越教学

图书馆学专业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通过打造由教学成果、系列“金课”、系列教材构成的卓越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近年来在教学获奖方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2项;作为依托单位建设的教育部“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获“2023年典型虚拟教研室”称号。

image 38

图2 图书馆学专业教学获奖

在系列“金课”建设方面,《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管理》《信息素养通识教程》等4门次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共文化服务导论》等4门次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系列教材建设方面,主编10余种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入选“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系列教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配套教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教材系列。

image 68

图3 图书馆学专业的师资、金课与教材

2.3雄厚平台

图书馆学专业以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平台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学术训练、科研竞赛、实习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拥有1个部级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平台、4个国家级和部级实践教学平台、3个专业教学实验室。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以及文化产业园区共建实习教学基地10余个。

image 40

图4 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学科研与实习实践平台

3课程体系

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学校“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培养理念为核心,适应学院一年级按一级学科大类培养、二年级实施专业分流的培养模式,着力构建面向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需求、具备全球专业视野、通专结合的高水平中国特色图书馆学专业课程群。将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专业建设相融合,凝练出以一级学科基础性课程为基石、以二级学科“脸谱化”课程为核心、以体现学术研究特色的选修课模块为进阶、以扎根国家文化建设重大现场的实践课为驱动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思政、第一与第二课程的高质量融合。

image 48

图5 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体系

image 49

图6 图书馆学专业实践实验课程教学现场

image 50

图7 图书馆学专业文化服务研习系列课程

4学生发展

4.1本科生导师制:跟随一流师资进行一流学术训练

pg麻将胡了试玩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规划与教师研究方向,在进入二年级时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认知、学业规划、科研实践、思想心理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在制度设计上,通过培养方案上设置的由导师负责指导的科研训练、创新实践、本科毕业论文等学分制课程,将本科生导师制扎实落在实处。

图书馆学专业以文化发展为重心的“早科研、早实践、早服务”人才培养方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路径,学生能够跟随导师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中获得一流的学术训练。

4.2多元发展路径:多平台全机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pg麻将胡了试玩 以“开放科研项目”和“提供科研平台”为抓手,落实从本科接触科研的培育理念,吸纳本科生参与各级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0年至今,图书馆学专业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2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

在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方面,图书馆学专业打造了与国际专业组织IFLA合作的“未成年人阅读、学习与赋能国际研讨会(ISC)”“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全国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研讨会”等系列重量级学术会议,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国内外知名学者、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广阔平台。同时,通过学校高水平学术会议参会资助、导师科研经费支持等方式,为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供经费保障。

在本科生学业竞赛方面,图书馆学专业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发起、主办“全国大学生中华典籍保护与传承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政务关注社会调研比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等重要赛事中表现优异,近5年来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达55人次。

4.3政产学研融合: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成果转化平台

图书馆学专业充分保护学生的创新灵感、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充分利用本专业所拥有的国家级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学术合作、在国际专业组织中拥有的学术资源和影响力,为学生提供将课程学习成果、学术训练成果、实践实习成果、学术竞赛成果转化为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著作或决策咨询报告、发展规划、法规政策、标准指南、专利等成果。2020年至今,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有38人次发表学术论文。

image 51

图8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成果转化平台

4.4未来广阔空间: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下的升学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文化”作为独立的章节,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做出了新部署。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工作领域,为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带来的是未来稳定清晰的专业路径、稳步积累的学术资源、稳定增加的就业职位。

近年来,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生升学率达到52%,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65%。毕业生境内深造学校以全国排名前10高校为主,境外深造学校以世界排名前100高校为主。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就业口径宽、发展领域广的优势。就业单位去向以党政机关、公共文化事业单位、高等学校为主,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出版、知识产权服务、文化产业等重点行业领域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