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世界级超级工程,服务大湾区融合发展——深中通道电子档案全域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交流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人:郑凯耿

12月7日,深中通道电子档案全域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交流研讨会在中山市翠亨新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在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科技信息化司和广东省档案局的指导下,由中山大学数据归档与档案安全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共同协办。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档案主管部门、城市建设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档案业务骨干以及重点实验室各共建单位代表近90人齐聚中山,共同探讨和交流深中通道电子档案全域管理的实践与理论创新。会议由数据归档与档案安全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主任、pg麻将胡了试玩-麻将胡了技巧-pg麻将胡了2 陈永生教授主持。

 

陈永生教授  主持会议

 

会场合照

 

 

PART 1

 

领导致辞

 

 

 

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副司长王红敏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她指出,深中通道项目是国家档案局首批确定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建设项目。在广东省档案局、省交通运输厅等各级单位的支持和专家们的帮助下,深中通道项目已出色地完成了试点任务,成为试点建设项目的开路先锋,实现了从“探路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形成了“深中模式”,为全国试点工作开展提供了“深中方案”。她同时也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要“打得通”,二是要“立得住”,三是要“走得远”。最后,她表示,很高兴看到陈永生教授率领的重点实验室和省交通集团邀请业内重量级专家们,走进深中、研究深中,也期盼有更多“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研讨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推陈出新。

pg麻将胡了试玩-麻将胡了技巧-pg麻将胡了2 院长张洋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pg麻将胡了试玩 致辞。他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并指出参与深中通道电子档案管理实践创新项目是过去一年重点实验室给国家、给社会交出的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他表示,本次会议的交流与碰撞定能进一步凝聚学界与业界在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共识,探索并构建出具有示范意义的“深中样本”与“湾区方案”,为相关领域的档案工作与行业发展贡献出新的智慧与力量。他也相信,此次会议将成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促进大湾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标杆。

 

张洋院长 致辞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事务部部长吴广泽代表会议主办方省交通集团致辞。他介绍了近年来交通集团在交通强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体系建设中作出的贡献,并指出交通集团始终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深中通道项目有效解决了多个前端业务系统、智能建造、海量数据的难题。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通过准确、高效应用档案,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确保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他表示,将在黄茅海通道、狮子洋通道两个超级工程中接续奋斗,承担更多国家试点和科研任务,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通过科研创新形成行业新质生产力,为档案事业发展贡献“广东经验”“广东智慧”和“广东方案”。

 

吴广泽部长  致辞

 

 

 

 

PART 2

 

专题报告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档案室主任刘晓芬作专题报告。她提到,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是目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其建设既离不开各参建单位和万余名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离不开档案工作的深度参与和服务支撑。报告中她主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介绍了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管理的“深中经验”。在管理上,主要经验包括组建档案管理机构、制定成套管理指南、纳入合同管理、建立工作网络、统一分部分项、统一档案分类、同步文件档案和定期评比检查等;在技术上,主要经验包括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制定结构化表格、应用CA电子签名、加强档案数据统计、加强XML元数据管理、增强WBS数据互联、优化组件管理和“四性”检测方案等。最后,她表明,尽管在深中通道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工程项目电子档案管理仍需更多参与和更多努力。

 

刘晓芬主任  作专题报告

与会嘉宾  听取专题报告

 

 

 

 

PART 3

 

专家点评与交流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张斌教授对深中通道项目取得的系列成果表示肯定和祝贺。他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感受:第一,广东省在档案事业的探索中,始终展现出一种可贵的创新精神;第二,深中通道项目不仅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更为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项目是将档案学前沿理论应用到具体场景中的生动案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三,深中通道项目基本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深中模式”,可为全国其他类似项目的档案管理提供借鉴。他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期望和建议,包括应在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尽快形成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和一些标准;对项目档案进行数据的挖掘和知识的提炼等。

 

张斌教授 发言

 

清华大学档案馆薛四新研究馆员认为,深中通道项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可概括为三个生态环境和一个全面渗透的档案文化。在组织生态体系方面,该项目建立起了完善的、闭环的组织架构,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规范性文件和操作指南;在技术生态体系方面,项目通过应用CA电子签名多种关键技术,为档案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支撑;基于组织和技术体系,档案工作者能充分应用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成果,把全过程、全方位、全门类的管理都纳入系统中,为业务开展提供保障;在档案文化方面,从前端到全过程,档案文化全面渗透到项目的每一个参与者中。她指出项目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科学性引导,二是合规性遵循,三是治理性管控,四是创新性发展。她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以电子化形式进行验收。

 

薛四新研究馆员  发言

 

广东省档案馆原副巡视员钟伦清研究馆员认为将“电子档案全域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作为本次会议的主题恰如其分,且十分有意义。他指出,在实践探索方面,深中通道项目在立项之初就把档案工作纳入整体规划,目标明确,同时在技术、设施、组织和人员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档案管理的要求落实也非常到位,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在理论创新方面,深中通道项目在没有国家层面元数据方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元数据方案,十分值得肯定。他分享了自己从该项目中获得的三点启示:一是领导重视是做好项目档案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二是问题导向是开展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的有效方法;三是凝聚各方力量是做好项目档案工作的最佳模式。他提出,未来要在海量数据基础上,发挥现有数据的作用,助力项目智慧运行。

 

钟伦清研究馆员 发言

 

广东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和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丁力提到,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深中通道顺利通车的贺信中强调了“硬联通”和“软联通”的问题,深中通道电子档案全域管理正是瞄准这个目标的。所谓“硬联通”,就是打通所有信息系统;所谓“软联通”就是把规则制定好,项目自主创新接口规范、数据标准,实现了“硬联通”和“软联通”协同并进。他表示,本次会议集结档案领域的专家大咖和档案从业人员进行深入研讨,为深中通道项目画上了完满的句号。最后,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从国家安全层面考虑,应加强信创环境下的档案工作;二是加强档案的利用,让档案“活”起来,让数据“跑”起来;三是确保档案的长久保存,“单套制”要确保百年之后,这些档案的可查考、可利用。

 

丁力副主任 发言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与嘉宾纷纷加入讨论,围绕深中通道电子档案全域管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这一核心议题,各抒己见,热烈研讨。其中,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pg麻将胡了试玩 金波教授、南京大学pg麻将胡了试玩 吴建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档案馆柯友良研究馆员、广州市档案局处长潘鸿、东莞市档案局四级调研员张斌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档案技术负责人何力等专家学者和档案业务骨干重点围绕深中通道项目和其他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问题,结合自己的日常研究和实际工作分享了见解。

 

 

 

与会嘉宾 交流研讨(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PART 4

 

会议总结

 

 

 

在会议总结阶段,广东省档案局处长彭万里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日程安排紧凑高效,档案领域的学界业界同行鼎力支持,既有精英骨干热烈响应,更有教授大咖莅临指导。他认为,深中通道电子档案全域管理是从业务到数据到档案的全域,从项目外业到内业的全域,从工程建设到投产运行的全域,可总结为“353”模式。第一个“3”指“业务融合”“数据融通”“档案融汇”,涉及全域管理的核心要素及相互关系;第二个“5”指“规则标准前置”“流程权限配置”“数据封装检测”“在线自动组卷”“电子签章应用”,涉及关键技术应用内容;第三个“3”指有力推进工程内外业务协同建设、有序促进工程质量效率整体提升、有效强化工程运行管理数智赋能,涉及主要工作成效与提升方向。最后,他提出要全面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致深中通道建成开通的贺信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贯通起来,围绕深中通道的安全与智慧运行,结合实际打造电子档案应用场景,持续推进电子档案全域管理的实践创新与服务增效。

 

彭万里处长  作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永生教授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是数据归档与档案安全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着力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服务“数字湾区”与“数字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后,重点实验室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设立一系列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和研究团队参与,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重点实验室也将吸纳新的参建单位参与实验室建设,进一步促进不同领域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PART 5

 

实地参观

 

 

 

会后,各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杨新辉部长的带领和讲解下,了解了深中通道的非凡建设历程。杨新辉部长详细介绍了深中通道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特别强调了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技术创新与艰辛努力。他提到,深中通道的建设不仅克服了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海洋环境等自然挑战,还成功应用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技术,这些技术突破既推动了我国桥梁与隧道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更为全球同类工程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与会嘉宾合影

 

与会嘉宾  实地参观

 

 

 

视频 | 深中通道会议

 

 

 

2024年,于中山大学而言,世纪中大,山高水长;于深中通道而言,七年磨一剑,天堑变通途。本次会议汇聚各方智慧、共谋发展新篇,助力档案赋能深中通道这一世纪工程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中山大学数据归档与档案安全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与全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