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校友荟(二十七)| 文创先锋吴玉琴,创办悠派振运公司奋斗不息

(图为采访吴玉琴师姐)
校友简介:
吴玉琴,女,1986年9月出生,广东湛江吴川人。2005年6月,在高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至2009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6年至2019年就读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广州悠派振运整合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值院庆4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2005级的优秀校友吴玉琴师姐,在采访的过程中,师姐温暖、亲切、从容,知无不言。她没有一般企业家那种凌厉的气势,轻声细语中,却有种让人难以抗拒的感染力。采访涉及师姐的大学生活,求职之路以及再续学业的心路历程,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写照
师姐吴玉琴出生于吴川市百官山村,这是粤西的一个山村。她小时放学回家,放下书包,马上就要做农活,不像城里的孩子可以参加各种兴趣爱好班,甚至没有任何的空闲时间可以看课外辅导书。正是因为这样,她从小树立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
“99年水灾,至今都像根鞭子一样拍打在我心上。”吴玉琴感慨道。1999年的那场水灾,对吴玉琴来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时刚小学毕业的她面对滔天的暴雨,首先想到的是家里的3.6亩地,那是家里一整年的收入,只有她和妈妈在家,她们踩着漫过膝盖的水……收割、打谷、搬运、铺晾,整整四天,母女俩终于把将近4000斤稻谷抢收回来。当最后一袋谷子搬到家,满身是泥的两个人筋疲力尽地瘫坐在地。也正是在那个傍晚,她更加坚定内心的想法:我一定要考上好大学,不让妈妈再这么辛苦。
“磨难是人生最高的学府。” 吴玉琴笑着帮我们作了一句总结。或许,这所学府也正是温暖的外表下,支撑着她的最坚硬力量。
二、大学四年的勤耕不辍
2005年高考,吴玉琴师姐如愿考上了中山大学,成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名本科生。
“大学四年太宝贵了,我不能浪费,也不敢浪费。” 每天清晨,在其他人还在睡梦中,她一个人风雨无阻地在明五宿舍楼顶“疯狂”读英语;白天课余时间她不是在学院学工办勤工助学值班,就是泡图书馆;晚上,各种社团活动总能看到她出谋献策的身影;到了周末,她又坐着3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广州市郊做家教,来回6个小时车上的时间都用来看书……
“第一笔奖学金,我全部寄回了家里。” 师姐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考大学,分担家里的压力。大学四年,吴玉琴都拿了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再加上学校的勤工助学和校外的兼职,她不但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还经常给两个妹妹寄生活费。
吴玉琴刻苦勤奋的品质,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她的心里还住着一个“女汉子”的灵魂。她大学的宿舍在6楼,整整4年,宿舍的桶装水基本都是她包换的,有时还帮隔壁宿舍。搬水、爬楼梯、换水,她身体力行地证明男人做得到的事女孩子也可以做到。“那其他人呢?”“我不计较。”吴玉琴笑着回答。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深深地让人震撼。坚持一天容易,坚持四年却很难。最强大的内心不是锱铢必较,而是严以律己、善以待人、海纳百川。或许这也是振远文创集团能从一个小公司做到今天这么大规模的原因之一。
除了女汉子,吴玉琴还有一个让人略显意外的称号:女篮队长。吴玉琴从小就喜欢打篮球,这也是她看书以外唯一的爱好。问及她为什么喜欢篮球,她说:“篮球让我磨砺了心智,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体质。”她开玩笑地说:“也只有打篮球这项爱好,是不用花钱的。”努力不会白费,从初中开始,她带领的篮球队就屡屡取得冠军,163cm身高但纤瘦的她一直是球队的前锋和主力。这也打破很多人的惯性思维,认为学习成绩好的人不喜欢运动,瘦小的个子不会打篮球。在中大读书期间,吴玉琴愈发热爱篮球,每周男女混打2到3场篮球。2006年,吴玉琴联合符跃莹、林春柳等师姐积极筹备,创建了学院女子篮球队,并在当年三院系篮球赛中荣获冠军。她还曾在比赛中获得了学院颁发的MVP奖项(最具价值球员奖)。
付出总有回报,毕业时,师姐获得了中大优秀毕业生。广东省委信管局来中大只招募两名学生,她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学院推荐的首选。

“资讯杯”篮球赛现场(21号吴玉琴)
吴玉琴所在班级05信管女篮、男篮
均获2007年“资讯杯”冠军
三、银行工作时的自我磨练
凭借大学期间积累的知识和培养的综合素质,2009年毕业后,吴玉琴成功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在农行工作的9年间,她从网点到机关、从后台支持部门到前锋业务部门,每次调动都是主动申请换岗,她更愿意到工作更为繁重、更能历练能力的岗位上。在职场中,她总是积极主动、择难而上,经常最晚下班。她笑言:“有同事开玩笑说我就是办公室的‘灯神’,掌控办公室最后一盏灯的开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困难总是交给更有能力的人。每当同事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总是会第一时间去找玉琴师姐。她的专业能力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让她取得了同事们的信任。每年农行系统评选优秀党员,各大部门基本只有一个名额,同事们都不约而同地推荐这位业务骨干。因此,师姐连续多年被评为农行广州分行优秀党员。
四、中大MBA课堂上的孕妈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较于岗位的提升,师姐认为,个人能力的提升才是职场最应关心和追求的。在问到在职场上打拼7年后为何又要重回中大攻读MBA时,师姐笑着说道:“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要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工作后,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职业生涯所欠缺的知识与资源。MBA专业学习的知识和我的工作相关度比较高,不仅有利于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而且还有机会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我选择了到母校继续深造,持续‘充电’。”
在报考中大MBA之后,吴玉琴师姐开启了全年无休的“5+2”、“白+黑”模式:周一至周五上班,周末两天上课。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三年。聊到MBA的学习生活,她笑着说道:“同学们都跟我开玩笑说,‘交一个人的学费,两个人来上课,太值了。’说得好听点,那三年是靠自己的毅力坚持下来的;说得直白点,就是全凭一口仙气支撑着。”原来,当时她正准备生二胎,月子未坐完,就回校上课了。如果说这是为紧绷、繁忙的奋斗状态压上最后一根“稻草”的话,那这无疑是幸福的稻草,二孩见证了她的成长。
、

2019年吴玉琴硕士毕业(图为师姐、父母及孩子)
四、文创行业的先锋女将
在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足以让自己独当一面时,玉琴师姐选择离开舒适区,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离职后,玉琴师姐进入了她小学同学也是她先生梁振运创立的振远文创集团,担任悠派振运整合营销公司总经理,与先生并肩作战。这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大型活动策划与整合营销传播机构,致力于为客户打造“活动策划+数字营销”线上线下全链式整合营销闭环模式,业务涵盖会议会务、会展巡展、仪式庆典、赛事运营等营销活动,以及品牌定位、营销策略、创意内容、媒介规划到全渠道的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铁饭碗”到创业,从国企到民企,从金融到文创,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挑战。师姐坦言转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刚进公司时并不懂得活动策划、营销创意方面的知识,但你要在这一行深耕,就必须学透”。作为文创产业的一名“新人”,她“死磕”专业知识,专心钻研公司业务,积累行业资源。9年的职业生涯让玉琴师姐积累了过硬的管理本领,再加上先生的支持与引导,她带领团队稳步发展。师姐所在的悠派振运公司,长期服务于华为、小米、恒大、万科、美的等世界500强企业,目前策划执行的项目已超过5000场,活动覆盖200余座城市。团队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作品,在文化体育板块,成功承接了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闭幕式总策划与总制作,并取得2020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2020年全国运动会开闭幕式创意与策划优秀方案奖;在文化旅游板块,成功推出《船说》《相约》两大文旅演艺品牌IP,其中《船说海棠》作品连续在2020年五一和十一两大黄金周登上央视新闻报道。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创意成为了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能力。而在数字创意的产业中,广告行业更是以创意的成功实践作为标准,来划分企业等级的高中低,4A(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综合性广告代理公司委员会)就是一道分水岭,进入4A协会代表了企业的实力。玉琴师姐担任悠派振运总经理后,一步步稳扎稳打,带领公司成功加入了广州4A,成为4A执委单位,并担任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副会长单位,一举跻身华南营销界一流圈层。此外,企业2018-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广州市十佳广告公司。

吴玉琴作为评委参加2020年第七届TMA移动营销大奖终审
从本科时那个拼命奔跑的青春少女,到银行时兢兢业业的业务女将;从中大课堂上“5+2”的孕妈妈,到文创公司的中流砥柱……正是凭着不断学习的奋斗精神,对苦难甘之如饴的态度,还有自强独立、誓不言弃的意志,师姐才能一路披荆斩棘,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当问到给师弟师妹的建议时,师姐说道:“我认为我们学院的实力越来越强,从最初的一个专业,到后来的一个系,再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学院,看到学院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校友,我由衷地高兴和自豪。师弟师妹们有机会来到中大,进入我们学院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首先,希望师弟师妹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思维逻辑及学习能力能受用一生。其次,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专题讲座,尤其是企业家或专家教授的最新研究或者实践经验分享,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来学习成长。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学院经常组织校友分享会,当时邀请了汤庆松、黎钢等师兄师姐回校面对面分享交流大学及职场之道,让我们更直面认识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因此,当学院成立校友会时,我义不容辞加入了,希望也能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海阔天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干’,最后,通过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树立个人发展目标,针对这个目标不断进行实践,付出努力。”

吴玉琴与学院领导及校友合影

吴玉琴与李庆双副书记、张海亚合影
玉琴师姐的团队参与了40周年院庆会务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母院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