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校友荟(二十五)| 你好,李建强机长
李建强,1985年生,广东鹤山人,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200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2009年就读于美国莱特飞行学院(Wright Flyer Academy),次年学成回国。自2011年起,多次参与重要特殊航班保障任务,安全飞行时间逾10000小时。现任国内某大型航空公司波音客机机长,航线飞行教员,型别模拟机教员和英语无线电通信国际报务教员。曾被评为该航空公司大师级技能标兵,优秀机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李建强校友
大学年华,充实美满
师兄您能分享一下您大学时期的生活吗?在中大有没有哪些人或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呢?
大学时期给我最大的感觉是精彩和充实。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我自己还参加和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也听了许多讲座来充实自己。每天都在忙碌各种事情,一点都没有虚度光阴的感觉,专业成绩也还不错,几乎每年都拿到中大一等奖学金。
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中大田径队。通过近一年专业的艰苦训练,我的最好成绩能达到100米10秒9、200米22秒7、400米50秒6,都已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了。我也多次参加运动会,为班级和学院赢得了许多金牌。
师兄您大学期间是否有过参加学生社团的经历?如果有,这些经历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回忆或影响?
我大学期间参加过心理协会、武术协会、外语协会等社团,还担任过我们学院东校区团总支第一届文体部部长。
我觉得社团经历应该是大学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吧,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大学应该很遗憾了。这些经历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扩充自己的人脉交际圈子。
不懈逐梦,步履踏实
成为飞行员是师兄您长期的理想还是偶然的契机?是什么影响了您选择这条道路呢?
这是我长期的理想,我很幸运,能够把它实现。
我的童年在九十年代的农村度过,家里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别说是空调,就连风扇都没有。事实上,初中三年宿舍也没有安装风扇,晚上经常几个人拿着垫子到楼顶吹着自然凉风睡觉,很舒服。那时没有什么空气污染,星空还特别晴朗,经常可以看到飞机飞过。初二的时候,我对人生进行了第一次的认真思考,于是连续一个月,我一有空就跑到图书馆去读关于职业的书。我爸爸是一个挖掘机的驾驶员,那时我感觉能够控制庞大的机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从那时候起,我就选择了民航飞行员这条路。平时我会多点留意和学习这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锻炼,视力一直都保持在5.2。
师兄您能成为飞行员一定经历过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艰苦磨练,是什么支撑您在那样的艰苦时期坚持下去的呢?
一个是兴趣,一个是踏实。
2005年7月9日,我送一位朋友到广州白云机场,我们早上10点多就到了那里。送别后,我一个人就跑到跑道护栏外看飞机起落。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飞机,第一感觉就是飞机很大、很帅。那天我没吃午饭,也没有吃晚饭,连续看了近十个小时,晚上12点才回到大学城。这就是兴趣的动力,我不时会觉得真的有点傻。直到2008年7月12号,我人生第一次坐上从广州飞海口的飞机。短短一个小时的航程,我却因为激动,前后两个晚上都没睡好。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定能够成功”的事情,但确实可以踏实去做好某一件事情。要学会坚持,只要你认为还有成功的可能,只要你感觉值得去付出,那就勇敢去坚持,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某一件事情。但是,适当时候也要学会放弃。我自己也放弃了一些东西,譬如某些飞行领导岗位的竞聘,又譬如跨洋洲际航线的飞行,也就是说放弃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因为我觉得这不值得我去付出,这将会让我经常出差不在家。相对名誉与金钱来说,我觉得多一点陪伴家人更重要。现代的社会诱惑很多,限制因素也很多,你需要学会放弃,唯有“踏实”才是永恒不变的。另外,从小到大,我爸爸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很踏实的人,所以我的踏实多多少少也是受到他的影响。
在社会上,萨利机长和刘传建机长等英雄机长的故事广为流传,请问作为飞行员的您,对这些英雄故事有什么感触?
发生萨利机长哈德逊河迫降那件事的时候我正作为飞行学员在美国学习飞行技术,发生刘传建机长前挡风玻璃破碎迫降的时候我正作为飞行教员执行广州到哈尔滨的飞行任务。第一感觉就是震惊,飞机号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凝聚了当今世界最高的科技水平,中国民航也拥有着近十年零伤亡的安全纪录,加上双发动机失去推力的机率小于十亿分之一,挡风玻璃完全破碎几乎不可能,但这确实发生了。第二就是敬佩,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过人的胆识,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把飞机成功迫降而且无人伤亡。
作为机长和教员,我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一架飞机价值过10亿人民币,相当于一间大型企业,自己就相当于这间企业的老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扯到数百个生命、上千个家庭。在保证航班安全运行的同时,我还需要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当今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自动驾驶、无人飞行,但仍然需要我们飞行员。我想努力保障每一趟航班的安全,应对各种非正常的情况,把乘客安全顺畅地从一个地方送到另外一个地方,那是我们的最高职责。
我们都知道民航飞机从来不是一个人在驾驶,保障飞行安全是所有机组人员相互配合努力的结果。您能谈谈你们是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的吗?
飞机的机组人员驾驶舱有机长、副驾驶,有时还有观察员,客舱有乘务长、乘务员、安全员,有时还有跟机机务。每次执行航班任务前的一个半小时,在机长的领导下,大家会进行航前正常和非正常情况的协同和分工,以确定航班安全运行。我们有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操作程序,CRM(Crew Resource Management)机组资源管理,包括沟通、决策、领导与协作、工作负荷管理、威胁与差错管理等等。
您认为飞行员职业本身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这些特质您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
飞行员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要敏捷、准确,动作要协调,还要能有效控制情绪、有一定预测能力和决策能力、胆大心细、刻苦耐劳。这些特质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社团活动、体育运动和学校教育影响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
以身作则,奋发向上
师兄您能给同样怀有飞行梦想、准备走上飞行员道路的大学生一些建议吗?
第一,锻炼好身体,学好英语。我们40岁之前每年体检一次,40岁之后需要每6个月体检一次。如果体检不及格就要临时停飞,直到符合指标为止。现在各种飞行手册和陆空通话都需要英语。我在美国学习飞行技术的时候,有好几次在飞行理论问询中被联邦检查官问了近两个小时。
第二,学习考试将会伴随一生,要做好心理准备。飞行员成长一般经过私照、商照、仪表等级、双发等级、高性能飞行、学员改装、副驾驶、正驾驶、机长、教员、检查员等大阶段,每个大阶段又分为若干个小阶段,譬如副驾驶最多可以分为11个小等级。每一个小阶段的晋级都要经过笔试、问询(也就是答辩)、模拟机、真机考试等,所有这些晋级考试都伴随淘汰机制,一旦不能通过就不能晋级,会被临时停飞、甚至终生停飞,进入民航局的黑名单等。现在我是飞行教员,毫不夸张地说,我已经经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我飞了四年航班,29岁就聘为大型客机的机长,再用了两年时间聘为教员,已经是我航甚至中国民航成长速度最快的飞行员之一,也是当时最年轻的机长之一,因为我所有考试几乎都是一次性通过的。十多年过去了,跟我一起学飞的同事,有一部分被淘汰到地面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副驾驶还没有成为机长。而且我现在还要不断地学习、考试以保持各种资质,所以学习和考试将会伴随飞行员的一生。
第三,飞行枯燥,特别需要刻苦耐劳。不像电影和电视剧那样,正常情况的飞行其实只需要简单的动作不断地重复,所以非常枯燥。但我们要时刻准备应付各种非正常情况,所以要不断学习和考试,去模拟和熟悉不正常情况。遇到延误的情况,法规规定我们最多可以连续工作16个小时,但休息10个小时之后可能又需要连续工作另外16个小时。这份工作不分日夜,生活极不规律,有时飞早班的时候可能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准备飞行,有时则可能通宵飞行。工作枯燥的同时身体也很累,所以需要你用健康的体魄去支撑,需要你用强大的兴趣去支撑,否则你不但身体累,心里也很累。因此,培养对飞行的兴趣尤其重要。
作为我们学院的优秀校友,请问师兄您在突破本科专业领域、到其它领域去逐梦和探索的过程中,您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能和我们分享的呢?
其实我们毕业之后大部分人都不在自己的专业工作,或者只在与本专业关系甚少的领域工作。我们工作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毕业之后通过自学、实践、经验交流取得的。大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教会你如何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的社会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社会,只有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只有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充电,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飞行员大部分更新的飞行文件与程序都是通过自学的,医生、程序员等等职业也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在这个社会更好地工作下去。我平时也阅读很多课外书,涉及各方各面。比如2017年,我花了半年时间,自学了一门全新的计算机语言。两年内我编写了超过三万行小程序,这也是突破现在的领域的一个例子吧。总之,培养强大的学习能力很重要,活到老,学到老。
师兄您是如何看待母校中山大学的发展?能结合您的经历谈谈您对我们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理解呢?
中山大学是华南地区的最高学府,是中国的名牌大学,我为我是一名中大人而深感自豪。母校多年来越办越好,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为国家为社会输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
学、问、思、辩、行其实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和实践的过程。我们学习飞行技术也是一样,每一项操纵技能的彻底掌握都是要经过学习、提问、思考、讨论、然后实践等过程的,而且需要一定的循环和时间。我不崇拜什么明星、歌星之类的,但我特别尊敬和佩服搞学问和搞科研的人。他们是社会的精英,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他们估计对“学、问、思、辩、行”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作为一位杰出的青年,请问师兄您认为当代青年应该具有怎样的情怀和担当?您能简单谈谈你的理解吗?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和平的年代,正值大发展的时期,当代青年应该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角色,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无论你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无论你是学者还是创业者,无论你是军人还是公务员,无论你从事哪一种职业,无论你做的事情是大是小,作为当代青年,做人做事都要踏踏实实,要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也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国家的人。
